游戏作为一种另类的媒介形式, 可以让普通人也能通过“比赛”体验英雄梦想——无论是通过马拉松来体验菲迪皮茨的荣光、还是通过黑白围棋来体验攻城拔寨的豪迈。
当互联网深发展的今天,游戏也与时俱进的不再仅仅限于相熟的人们面对面的短时、随机地斗智斗勇、抖机灵,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工具,游戏变得别有洞天 ——天马行空的宏大叙事,极尽铺排的背景架设,穷极想象的剧情渲染。总之,只要你愿意,在这个构建于互联网上的游戏世界里,你可以“实现和满足”所有的幻 想——踏着五彩祥云的盖世英雄;骑着小毛驴试图挑战全世界的风车骑士;力挽狂澜、救民倒悬的侠之大者......
或许,上面的描述只是对今天的网络游戏一厢情愿的赞美,天知道它是不是 “打怪+升级+PK”式的三板斧呢?
从人性需求到现代网络游戏的肇始,从欧美RPG到中韩网游,以宏大、庞杂的视角向我们昭示了“当我们在讨论网络游戏时,我们讨论的是什么?”也看到了中国网游的历史必然。这就得从历史说起:
现代网络游戏的肇始?
让我们将日历翻回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美国,“垮掉的一代”已经处于强弩之末,被格林斯潘誉为“英雄”的保罗 ? 沃尔克还未登上美联储主席的职位,就在这个美国经济的爆发前夜,除了吸大麻、听鲍勃 ? 迪伦之外,美国大学生通常都还迷恋于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abletop Role-playing game)这一娱乐项目,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绘图、棋子、骰子、规则书(有时进规则书就高达数十万字的内容)等道具来复盘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并通过双方或 多方的指挥官扮演来决出胜负。
这个时候,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托尔金出版的《魔戒》开始大红大紫,美国战棋游戏的爱好者们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拘泥于现实、受制于那些一成不变 的投石车和重骑兵呢,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新创造世界、同时亲自进入这个世界去扮演英雄?很快,一套名为“D&D”(龙与地下城)的规则系统诞生在了 美国,界定了“力量、敏捷、体力、智力、感知、魅力”等属性、“战士、法师、牧师、圣骑士”等职业、“九大阵营、攻击公式、地理生态”等世界观,以 “D&D”为基础,取得授权后的游戏开发商可以融合自己的故事背景,推出特色各异的桌上角色游戏扮演产品。
“D&D”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清晰的规划出了游戏如何保持平衡而不至于被拙劣的设计者牵着鼻子走,当一名战士挥舞斧头砍向一名法师时,前者的 力量与后者的防御会产生一次复杂的计算,然后根据多个骰子的结果——决定了是否砍中、砍掉多少血、祝福加成是否体现等,举一个更为现代而熟悉的例子,当 《传奇》的里战士因为喝了一瓶祝福油而使武器“幸运值”提高、对方则被道士施以黄色毒药降低防御时,此时前者之所以能够对后者造成的更大伤害,亦是仿造 “D&D”所创造的规则。
托乔布斯并未沉迷这些游戏的福,个人电脑的日渐普及,使角色扮演游戏的发生平台由客厅的茶几转向卧室的书桌,电脑的计算能力极大的降低了角色扮演游 戏的参与门槛——在某些复杂而完善的“D&D”规则里,计算一次行动的结果,甚至会用上多个20面骰——骰子A用来计算命中率、骰子B用来计算伤 害差距、骰子C用来计算武器是否受到寒气影响……这些繁复的计算固然会使迷在其中者乐此不疲,但是的确阻碍了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向大众推广的步履。
不过,有了电脑之后,用户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将所有的计算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游戏效率的提升,使角色扮演游戏最终成为了第一代大型电子游戏的始祖。
RPG——将角色扮演进行到底
角色扮演游戏又称RPG(Role-playing game)游戏,欧美有着“一切游戏种类皆由RPG始”的说法,哪怕是《极品飞车》、《星际争霸》这种没有那么“RPG”的游戏,你也可以在概念上将其定义为自己是在扮演赛车手、指挥官。
在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权运动高潮中,女权主义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作“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一样。”到了九十年代,有人柏林发现一家女子婚姻介绍所的招牌,叫作“鱼在找它的自行车”。
引述这么一个真实段子,是为了说明因为性别和社会分工的差异,女性和男性在情感需求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当女性沉湎于“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 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时,男性却跟着甄子丹“来,战个痛快”的宣传感召前往游戏世界寻求他的英雄梦想去了。
迄今为止,角色扮演类型电子游戏的男女玩家比例仍然极为失常,男性比例一般都占70%以上,而带有PK性质的网络游戏当中,男女比例更是接近 9:1。你看,《生活大爆炸》中的佩妮就一直无法理解谢尔顿和莱纳德他们在玩“D&D”时的投入和兴奋,那是另一种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是都市 丛林里眺望得到的孤云出岫和朗镜悬空。
也有社会学家认为,成年之后的女性可以随时自由出入20岁和40岁之间的状态,但是男人不论年龄多大,都无法摆脱阿多尼斯式的“永恒男孩”人格,终 其一生,他都在寻找扮演英雄的机会。当围在桌前享受“D&D”乐趣的美国年轻人开始被吸引到各自的电脑面前,一度有业界唱衰“D&D”的 前景,此时,“D&D”爱好者的圈子里则流传着一句话:“You do not stop playing ‘D&D’ when you get old.You get old when you stop playing ‘D&D’.”(你不会因为年老而停止玩“D&D”。你只会因为停止玩“D&D”而变老。)很快,《博德之门》、《无冬之夜》等 角色扮演电子游戏的兴盛,为“D&D”及其衍生物创造了更大的辉煌。
我们一般会从媒介进化的角度将互联网分为Web 1.0和Web 2.0两个时代,后者颠覆了信息生产的垄断特权,解放出了“人人皆可创造内容”的丰盛成果,却也使过载的信息充斥了互联网空间,令人愁苦于找寻和甄选优质 内容的手段。同样作为媒介而言,电子游戏也经历了相似度极高的历史。
在单机游戏时代,角色扮演游戏屡现令人惊叹的史诗和令人落泪的剧情,《暗黑破坏神》也好,《仙剑奇侠传》也好,尽管大多数内容都已事先设计完毕,游 戏玩家的自由度十分有限,但是每每通关一款单机游戏,都会如同经历了一场宏大而逼真的故事,为了在《仙剑奇侠传》里玩出那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林月如不 死”隐藏剧情,当年不知害多少玩家无数次重玩。
中国式网游的滥觞与俗滥
但是,当互联网引入游戏机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角色扮演游戏反而丧失了“扮演”的特质,变得模式化、浅薄化,玩家不再“扮演”角色,而是在“操纵”角色。
尽管《传奇》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也以错误的讯号开启了纸片化的角色扮演游戏大行其道的时代,在奇货可居的环境下,网游厂商吝啬在世界观、背景文化等软性资源上的投入预算,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来复制角色扮演的历程,却无一不沦为《传奇》的垫脚石。
韩国网游也是在此时背负上了“泡菜”之名,“打怪+升级+PK”式的三板斧,极大的降低了RPG网游在“探索未知世界、触发全新故事”上的趣味,仅 2005年一年,就有多款名震一时的韩国网游因为表现不佳而先后停止运营:《红月》、《天堂》、《神话》、《A3》、《开天》……
尤其是在网游经营方式逐渐由收费变为免费后,用一个故事来打动人,其性价比又远胜于宣传上的奇技淫巧——网游的竞争力也从“吸引人来”转向“感染人 留下”,RPG概念开始回暖,网易以《西游记》为背景架构的《梦幻西游》、金山以《仙剑奇侠传》为背景架构的《剑侠情缘》都是此时开始崛起的典型产品。
这也是在缺乏“D&D”支持的情况下,中国国产网游另辟蹊径的选择——既然无法独立创造一个世界,那么不如借用中国网民熟知的文化内容来减 少学习成本,同时增加扮演指定角色时的亲切感。金山的“仙剑系列”、网易的“西游系列”乃至后来盛大的“起点系列”、畅游的“金庸系列”,都是这个思路。
不过,坦途并不长远,矫枉过正是在转向过程中常见的谬误。2007年,《南方周末》一篇名为《系统》的文章遭到疯狂公关,在成文刊出之后,南方周末 官方网站所有关于此篇文章的链接尽数失效,不少转载网页也莫名消失,当时我在湖北一家做传奇私服起家的公司实习,Boss突然在QQ群里说了一句:“史玉 柱发大招了”。
《系统》详细解释了由史玉柱带领的巨人公司旗下那款《征途》游戏何以撑起这家刚刚冲击纽交所成功上市的公司——这款国产RPG游戏有着一个不为人知 的“系统”,通过对游戏玩家心理弱点的利用,使其陷入游戏难以自拔,不断的在游戏里投入金钱,用以满足游戏角色的名誉和实力,以及自己既疲劳又兴奋的虚 荣。
由于作者曹筠武的笔力确实遒劲不凡——他后来也因为此文而获得骑士国际新闻奖——《系统》通俗而又生动的向游戏产业的圈外公众揭露了网游致人沉迷的“痛点”,而这“痛点”又是游戏公司的利润来源,很难让有着仇富传统的国民不联想到“不义之财”上。
但是,在业内看来,《征途》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法律上的瑕疵,不恰当的说,对《征途》的诱人伎俩报以愤懑之色的人,与几十年前视邓丽君为毒草、痛惜青 少年沉湎《笑傲江湖》而致国家未来无光的人,并无二致。无论《征途》设下了多少个陷阱,玩家的投入都不是被胁迫的,就像你很难指责拉斯维加斯是在“欺骗” 游客的财产。
《征途》的问题出在它对RPG文化的过度侵蚀,以至于角色扮演沦为追求凌虐快感的道具。《系统》一文在末尾引用《魔兽世界》一名员工的话,称:
“欧美游戏并不鼓励力量上的无限优势,比较讲究平衡和互相牵制,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和现实环境的影响,说实话中国玩家还是更适合丛林式游戏……中国人总有办法以欧美玩家望尘莫及的速度升到极高的级别,在进行团队项目时也不喜欢遵守默认的利益分配规则。”
魔兽为RPG的正名
RPG文化在强调提升玩家代入感的同时,通常也会有意控制游戏世界的开放性,“魔武不可双修”、“不存在坚不可摧的防具”、“没有必胜的职业”、“玩家与玩家相互平等”等规则都贯彻始终,《征途》尽管在扮演机制上做得相当出色,却失掉了必须的平衡条件。
当时我就《系统》一文与《纽约时报》的朋友交流时,对方明确表示,这款游戏如果在美国上线,不会有媒体去指责它的运营模式,因为那是它的 Rights and Freedoms,但是这款游戏应当在市场上存活不了多久,因为如果花钱的玩家过于强大而且可以自由PK,其他的玩家都会退出,不会愚蠢到继续“用自己的 痛苦满足他人的快感”。
美国佬后来反问我,为什么《征途》在中国如此火爆,是不是“因为中国人太多的缘故”,我说,“这个,一言难尽,但肯定不是你说的那个原因”。在《系 统》一文刊发一个月后,《南方周末》再次刊发了一篇以史玉柱为主题的文章,盛赞史玉柱的商业才华,称其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表率。
很长一段时间,即使伴随着陶宏开和杨永信两大奇葩无休无止的抨击,《魔兽世界》也是中国RPG网游阵营中的一个正面代表,同时也是一个十足的异数,《魔兽世界》不仅坚持了收费的运营模式,而且在2009年以1160万付费用户的规模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魔兽世界》的世界观来自《魔兽争霸》,后者数以十年的耕耘,让本质上接近晦涩的《魔兽世界》在全球不同的文化种族中畅通无阻,艾泽拉斯大陆、永恒 之井、黑暗之门、燃烧军团、阿尔萨斯、联盟与部落……这些有血有肉的设定在暴雪的体系内彼此传承,几乎给所有竞争对手完美的展示了一款高品质的RPG网游 该如何制作。但是,《魔兽世界》在向中国推行RPG文化时,也产生过滑铁卢战役。
前文说了,角色扮演游戏的缩写是RPG,其中“RP”意指“角色扮演”,在铁杆RPG玩家看来,无限接近忠实的扮演游戏中的角色,《生活大爆炸》里 当谢尔顿他们在桌上角色扮演游戏进度处于“闯入地牢”的探险时,他们在掷骰子的间隙彼此交谈的声音都变得轻声细语,这可不是电视剧的演绎,而是欧美RPG 玩家的默契,这个潜规则甚至使玩家会因为游戏中的角色双臂受伤而拒绝自己掷骰子、请他人代劳。
《魔兽世界》在全球都开设有专门的RP服务器,在RP服务器,所有玩家都必须遵循RP规则,“当你选择好人物,并且读完进度出现在游戏中的那一刻,你就应该完全忘记自己现实中的身份、地位、甚至性格,完完全全的投入到游戏中来,扮演一位奇幻世界中的冒险者。”
比如——你的角色姓名不能叫“酷炫掉渣天”,也不能对他人说出“52级牛头人求组队”或是“昨天广州恒大夺冠太牛逼了”这样的话语,你必须真正的扮 演自己的角色,如果你是种族是亡灵,那么你甚至连喜怒哀乐都必须收好,用“有没有技术高超的盗贼,愿意和我一起去调查这块大陆边缘的异动”这类标准的RP 话语来获得队友。
不出意料,全球都极受欢迎的RP服务器,唯独在中国变得极其失败,遵守RP规则的玩家不断举报那些破坏规则的“酷炫掉渣天”们,却被后者回敬“服务 器是你家开的啊”,在劣币驱良币的效应下,中国的RP服务器最终“泯然众人矣”,角色扮演的精神彻底在市井小民的嘈杂前败下阵来。
所以,一旦《魔兽世界》由盛转衰,滑坡最为严重的也是中国地区的玩家,因为对RPG文化的体验和感情不及欧美,中国玩家很容易出现喜新厌旧的风 格,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大型网游用户单款游戏最长持续时间高于1年的占比仅有52.3%,这对立志于提供一个“虚拟世界”的RPG网游开发商来 讲,实在是一个坏消息——好不容易搭建了台子打算请人唱戏,却发现来客猪肉漂池涌入涌出,除了一点油星,什么都没剩下。
“韩流"蔚然成风 ,中国滥觞,那韩国呢?
谁也没有料到,一直以来都背负着“泡菜”之名的韩国网游,再次发力。韩国游戏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到正常水平之后,改变了“将二线网游产品挪到 中国市场上试水”的策略,瞄准腾讯、盛大等中国网游巨头,通过游戏会展等平台吸引后者主动前来挑选精品大作,签约回到中国代理,被盛大在2010年签下的 后来的营收救星《龙之谷》,就是请君入瓮的结果。尝到甜头的盛大,索性直接收购了《龙之谷》的开发商,包揽了其后续所有的网游产品。
这种资本层面的合作,还发生韩国最大的网游公司之一NEXON身上,NEXON在与上海邮通合资创建合资公司世纪天成之后,绕过代理直接向后者输送 自己的游戏商品,《洛奇英雄传》、《反恐精英Online》都是成绩不菲的黑马佳作。在每年的Chinajoy上,腾讯更是以土豪的姿态,展示其签下的超 一线韩国网游精品大作,《剑灵》、《上古世纪》、《怪物猎人OL》、《疾风之刃》都为腾讯赢得了最多的目光和期待。在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网游进口上,韩国 网游厂商的表现也超越了同样觊觎这片市场的中国网游厂商。
韩国网游的复兴,仍然来自对RPG网游品类的重塑,既然《魔兽世界》在“世界观”上、中国国产网游在“本土文化”上分别做到了极致,那么韩国网游则选择避实就虚的方式,主攻“动作表现”、“故事剧情”和“视觉设计”,比如《剑灵》。
韩国网游的特色?
动作表现:腾讯的《第九大陆》、盛大的《龙之谷》、世纪天成的《洛奇英雄传》一度被并称为韩国三大动作网游,以动作题材的MMORPG主题切入了一块全新的市场,当玩家还停留在通过上帝视角控制角色寻路探险时,这三大网游的相继入场,重新定义了ROG网游的紧张感。
更为壮美的盛况发生在2013年,由腾讯代理、韩国著名网游开发商NCSoft耗时六年开发的作品《剑灵》的到来,甚至在百度贴吧掀起了“更换电脑 硬件”来适配这款游戏的呼声,深度迫近游戏引擎的物理极限,让玩家在扮演角色时伴随着显卡的高转速体验武侠式的“轻功”,仅仅几个视频,就为腾讯拉来了规 模庞大的预定玩家。
故事剧情:欧美风格的《魔兽世界》、中国风格的《天龙八部》等RPG网游,在剧情的编写上都并非纯粹的架空,当面临玩家疲劳时就必须发行新的资料片 来更新游戏剧情,一旦资料片反响不佳,极易既冒犯了老玩家又加重了新玩家的学习成本。韩国网游采用的则是美剧形式的编剧路线,在架空初始就写好完整的剧 情,切割成章节之后踩着运营节奏一点点的往外放,让玩家扮演的角色感受故事发展。
以《洛奇英雄传》和《剑灵》为例,前者的八大职业分别以英雄姓名为代表,作为剧情的推动者让玩家亲眼目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一步一步成为英雄,后 者则是彻底到连每个NPC都有与主角(即玩家)相关的身世经历,数百名NPC也不再简单的被冠以“修理师”、“铁匠”等名称,而是有着独立的姓名,随时可 能变换阵营。
视觉设计:从《奇迹》开始,韩国的网游设计就偏重于唯美写意,不止游戏,时尚、美术、网页等设计都融入了浓郁的东亚风格,人物设计吸收了日本动漫的长处,场景设计则借鉴了中国地理的特点,在女性玩家和少年群体(90后)那里比较讨喜。
让RPG在刺激之余也能赏心悦目,这为韩式RPG网游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金亨泰、朴在哲等知名游戏设计师的声名鹊起,使视觉设计在网游制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大网游厂商对设计师的争夺也带动了韩国游戏设计专业的繁荣,乃至在人才输出上福泽邻国日本的动漫设计行业。
在人设上,韩国设计师喜欢日本动漫角色的妩媚和青春,但不喜欢日本上下对于“萌”的疯狂追捧,韩国设计师也喜欢欧美游戏行业对角色人体的严谨刻画, 却又排斥过于粗犷和写实的现实主义,所以《剑灵》的角色形象被人称作“二次元动漫的脸蛋、三次元模特的身材”,初看之下有些莫名的古怪,却又很难让人挑出 刺来。
三者结合,即是韩国的游戏媒介产业观,一如其在娱乐演艺圈的造星体制,不求完美,但求惊艳,你可以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演绎动态画卷中的飞檐走壁,你 可以安然度过平淡无奇的每一天,然后在游戏中亲历催人泪下的情仇和悲欢,你可以不修边幅半是自嘲半是自豪的当一辈子屌丝,不过只要稍微用点儿心,屏幕里的 “你”就能够男比潘安笑迎掷果盈车、女似妲己淡然倾国倾城。
韩国游戏成功的秘密?
民粹主义者向来不喜欢“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种腔调,哪怕好莱坞的电影《功夫熊猫》可以将中国文化“进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融会贯通。文化既不 受到专利保护,也不依赖长城的屏障遮挡,很多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是中国洋务运动的策略,也是外界对中国文化的汲取策略。
《剑灵》的主创、韩国知名游戏制作人裴宰贤亦不讳言中国武侠文化对他的影响,包括台湾卧龙生的武侠小说、香港武侠电影都是《剑灵》饱满剧情、夸张动作的创意来源。
在他看来,中国武侠小说就是最原始的RPG模型,虽然读者本身几乎没有自由度,但是只要剧本铺得杰出,读者通过阅读这一动作即可享受扮演英雄的快 感,这也是金古梁温的作品大行其道粘住青年眼球的命门,在单机游戏时代,韩国本土也有《亚斯特尼西雅物语》、《纯白之日》等地位堪比《仙剑奇侠传》之于中 国的RPG代表作产生,“侠义精神”亦为核心游戏气质,这在后来也成为了韩国网游制胜亚洲的法宝。
当然,寻根溯源,还是要归咎于韩国政府对游戏产业的扶持上。
在动辄希望通过政策和文件去“培养100名冲击诺贝尔奖的人才”、“发掘100名乔布斯”的中国,网络游戏一直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管辖,2004 年的时候,版署就已豪言“5年内要出版100种优秀大型原创网络游戏的出版物”,这种口号催生了大规模的泡沫,除了少数投机者因此受益,中国网游厂商并没 有感受到具体的扶持内容,行政对市场的干涉反而多了起来。
韩国的情况则大为不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的互联网普及情况还不如美国,因为1997年金融危机对“亚洲四小龙”造成的打击,韩国政府意识 到仅靠汽车等重工业来支撑全国经济的理念太过脆弱,转而在国会和大学征集提案,最终选择宽带互联网作为明确的经济发展方向,并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划分得十 分清晰:政府保障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企业以市场化的形式运作产品。
决策带来的后果十分显著,韩国政府因为在光缆建设上的巨额投入而背负了庞大的债务,但是韩国的互联网环境也一跃跻身世界一流,近十年来,韩国的网络 带宽速度从未从“全球第一”的位置上掉下来过,依托PC行业的普及,网络游戏进而激发了韩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政府也因此受益良多。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韩国网游企业缺少自主研发能力,资本的天花板亦不高,是韩国政府掏钱在欧美购买游戏引擎送给本土企业拿去开发网游产品,才成就了NCsoft、Actoz等网游企业的原生驱动。
“NCsoft公司1997年刚成立时只有六七个人,没有场地也没钱。后来政府提供低息贷款,买进引擎给我们用,培养游戏人才、减免税务……做了很多工作。”
当虚拟照进现实?
游戏媒介的崛起也使游戏制作人的声望如日中天,与史玉柱、陈天桥在中国网游玩家眼中的形象不同,韩国网游玩家与网游从业者多半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韩国总统朴槿惠就曾向动NCsoft的CEO金泽辰伸出橄榄枝,邀请后者加入政坛,以博得20到40岁之间韩国国民的支持。
一旦游戏产品投放市场,其背后的制作人同样会被当作营销符号进行宣传,甚至波及海外市场——2008年,九城代理的RPG网游《王者世界》公测时, 就请了被誉为“韩国三大金牌游戏制作人”之一的金泰坤前来中国站台,盛大在签下《最终幻想14》之后,身为《最终幻想14》监督的日本资深游戏制作人吉田 直树的名字就频繁出现在了盛大的公关传播内容中,腾讯在推广《剑灵》和《上古世纪》的同时,也不忘持续的向玩家灌输裴宰贤和宋在京的牛逼历史。
上一个: 索尼计划为PS4整合眼球追踪技术
浏览量:02015-03-20
浏览量:12013-11-19
浏览量:12013-10-08
浏览量:02012-02-09
浏览量:02012-01-04